-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景觀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賦的三個發(fā)展階段(賦的發(fā)展的階段)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賦的三個發(fā)展階段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文章目錄列表:
一、賦的發(fā)展脈絡(先秦至宋代)
賦是盛行漢魏六朝之時的一種古代文體。它是韻文和散文
的綜合體。賦在古代文學史的長河中,經(jīng)過了幾次大的變化。早
在周代,《詩經(jīng)》中已有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戰(zhàn)國時,屈原、
宋玉等已運用鋪陳方法抒發(fā)憂憤哀愁之情。他們的作品,被后人
稱為“宋體賦”。漢代枚乘與司馬相如等人,用主客問答方式描
寫山川、京殿、苑囿,極盡夸張鋪陳,形成規(guī)模宏大的賦體,人稱
“大賦”,也叫“漢賦”。六朝時期,出現(xiàn)以抒情為主,風格較為清
新的“小賦”。這是文人寫的賦,極講究駢偶用典,史稱“俳賦”或
“駢賦”。進入唐代,應科舉考試需要,而興起一種律體賦,這種
賦命題限韻,講究平仄、對仗,近乎一種文字游戲。中唐時期,韓
愈、柳宗元等人提倡的古文運動影響了賦的格局,使其趨向散文,
從而產(chǎn)生了“文賦”,基本以散代駢,句子參差,押韻隨便,顯得自
由活潑。宋代時,著名的文學家蘇軾撰寫的賦體文章,更加活潑
流暢而又清新寫意,與散文基本合為一流。
過去,人們常認為賦是漢代文學的正統(tǒng),把它與唐詩、宋詞、
元曲都看作是一代文學的代表。賦在文學史上是否占有這樣重
要的地位,這里暫且不論。在此,筆者只是想探討一下賦的發(fā)展
始末。
一、賦的興起
(一)周代《詩經(jīng)》對賦的產(chǎn)生起奠基作用。
周代《詩經(jīng)》中已廣泛地運用了賦、比、興這幾種表現(xiàn)手法。
賦詩直接陳述事物,如《小雅·四杜》反映了下層小吏的痛苦與
不滿。詩中說:“或燕燕居息,或盡瘁事國,或息偃在床,或不己于
行……。”這里采用對比手法,寫出官吏之間的勞逸不均,暴露了
上下官吏之間的矛盾,反映了下層小吏對上層貴族的不滿與憎
惡?!缎⊙拧分械摹墩隆?、《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
勞》等,都諷刺了暴虐的國君,批評了黑暗的政治,反對過重的剝
削詩中指出人民的流離失所,是當政者信用小人的結果。所以,
我們從中可見《詩經(jīng)》給予賦大致有兩方面的影響,其一是諷喻,
其二是鋪陳刻畫,從而說明《詩經(jīng)》對賦的產(chǎn)生起了奠基作用。
(二)楚辭對賦的產(chǎn)生起了推動作用。
戰(zhàn)國時代的文學,是一個百花盛開的畦地。這時文學繁榮的
根本原因是社會經(jīng)濟的大發(fā)展。但因政治上還是一個分裂的局
面,使這里沒有傳統(tǒng)的思想和傳統(tǒng)藝術形式的束縛,因而造就了
文章內容廣泛,寫作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特色;更可喜的是,各國國君多
喜歡聽信策士游說之辭,策士為了迎合各國君王,除了用心研究
各國形勢和揣摩君主心理外,特別注意講究文采,因此形成了當
時那種鋪陳揚厲的文風。
而當時楚國屈原創(chuàng)作的《離騷》,就是這一時期極其光輝燦
爛的抒情篇章?!峨x騷》作于頃項王時,是詩人受迫害、被放逐江
南以后,憂憤而作的長詩?!峨x騷》打破了《詩經(jīng)》四言體的常規(guī),
利用民歌的形式創(chuàng)造了“騷體”詩。它的特點是字數(shù)較多,每句
字數(shù)為六言、七言、八言不等,句中加有楚聲“兮”字,所以“騷體
詩”被后人稱為“楚辭”。它繼承了《詩經(jīng)》的現(xiàn)實主義優(yōu)良傳統(tǒng),
內容恢擴,形式自由,是賦發(fā)展史上質的飛躍。
屈原的學生宋玉,在藝術技巧上繼承屈原的創(chuàng)作成就并有所
發(fā)揚。他作的《風賦》,把風分為“大王之風”和“庶人之風”。認
為“大王之風”在宮廷中繞著各種各樣的花卉吹拂,把各種香風
送進深宮洞房;“庶人之風”在陋蒼里面,卻把塵土污臭吹到人家
屋里,造成疾病。詩人在此描繪了楚王和百姓之間兩種截然不同
的生活,揭露了社會的不平。《高唐賦》和《神女賦》雖也有諷喻
之意,但卻不如他寫的《風賦》。這些賦的鋪張描寫,都有一些獨
到的意境。如《高唐賦》中刻劃山水波紋“長風至而波起兮,若麗
山之孤畝”。寫波濤洶涌“奔揚踴而相擊兮,云興聲之霈霈”。這
些楚辭對賦的產(chǎn)生很有影響,從中可見騷體詩對賦的隆起有較大
的推動作用。
(三)漢朝的繁榮經(jīng)濟和統(tǒng)治者的奢侈生活是賦興盛的社會
基礎和物質先決條件。
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了漢朝。秦末農(nóng)民大起義的威力迫
使?jié)h朝統(tǒng)治者對農(nóng)民采取讓步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經(jīng)過勞動人民
長期的辛勤勞動,經(jīng)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發(fā)展。到漢武帝初
年,社會上出現(xiàn)了“人給家足”、“廩庾盡滿”的繁榮景象和政治鞏
固的局面。漢武帝憑借前代積累的財富和統(tǒng)一基礎,幾十年對內
興修水利,推“農(nóng)業(yè)技術,把冶鐵、煮鹽、鑄錢收歸官營,使得國力
強盛,經(jīng)濟繁榮;對外擊敗匈奴,擴展疆土,奠定了國家的疆域,使
西漢王朝國力達到全盛時期。在這全盛的氣象下,西漢統(tǒng)治者為
了夸耀財力,極度享樂,大興土木;宮殿苑囿,崔巍廣大;珍奇異
獸,四處收羅。世家子弟聲色游獵,夸豪斗富,風氣奢靡。西漢這
時繁榮的經(jīng)濟和剝削階級日益的奢侈生活,便給能表現(xiàn)當時社會
意識形態(tài)的賦準備了物質先決條件,并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漢統(tǒng)一中國后,賦這種文學形式已在全國范圍內逐漸地廣泛
采用。文、景兩帝時,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已有欣欣向榮之勢。像藩
國的淮南王劉安,梁孝王劉武都曾招文士著書作賦,由此而產(chǎn)生
了一批優(yōu)秀的作家和作品。武帝時,對賦也很喜好,如《漢書·朱
買臣傳》中說,朱買臣“言楚辭”武帝高興,給他官做?!稘h書.淮
南王劉安傳》中說,劉安到長安,武帝叫他作《離騷傳》,武帝自己
也寫過兩篇有名的“楚聲”詩,即《瓠子歌》和《秋風辭》,說明武帝
是個好文藝,善辭賦的君主。由于統(tǒng)治者的好尚,于是上行下效,
賦便開始開花結實,而成為漢文學的主流。
以后,文士幫閑為了迎合主子的歡心而作賦;再以后,統(tǒng)治者
又以賦取士(如后漢順帝劉保居然推出以賦取士的制度),使賦
成為達到利祿的捷徑,利祿迷人愈甚,賦的寫作便愈加興盛起來。
二、賦的發(fā)展沿革
(一)兩漢時期的辭賦創(chuàng)作。
西漢初期,賈誼曾作《吊屈原賦》,但基本上并沒有超出屈原
“騷體賦”的范圍,而枚乘的《七發(fā)》卻繼承了戰(zhàn)國游士對各國君
主的游說和屈原《招魂》中對宮廷生活的描繪,并加以發(fā)展開創(chuàng)
了賦的規(guī)模。賈誼的賦,更多的是批判封建社會,抒發(fā)在那不合
理的社會制度下有識之士的困苦遭遇和他們堅持理想的精神。
枚乘長期在吳王和梁孝王宮中為官,特別熟悉各國諸候的宮廷生
活。由于他對那些貴族生活的不滿就把那腐朽的生活認為是“毒
藥”、“猛獸”,會造成巨大的病害?!镀甙l(fā)》就是借楚太子有病,吳
客來一一問他七事,以啟發(fā)太子,誘導太子改變那種腐朽生活,并
引導他去接近至言妙道。對貴族這種腐朽生活,枚乘給予有力地
鞭笞。枚乘的《七發(fā)》有較高的思想性,不失諷喻精神:《七發(fā)》繼
承了《楚辭》的傳統(tǒng),它的寫作形式是賦的初形,被人看做是賦中
的一個專體,稱為“七”體。在開創(chuàng)賦的規(guī)模上起了一定的作用。
賦的全盛時期長達二百多年。這時最著名辭賦家是司馬相
如。
司馬相如寫得較好的賦是仿楚辭體的《長門賦》。全篇描寫
了被拋棄在長門宮里陳皇后的痛苦心情,寫得細致而深刻。其中
“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主在旁;惕寤覺無見兮,魂廷廷(狀恐
懼)若有亡。眾雞嗚而悉予兮,起視月之精光。觀眾星之行列兮,
畢昂出于東方(天將亮);望中庭之藹藹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
曼其若歲兮,懷郁郁其不可再更(經(jīng)歷)”幾句,不僅作了心理描
寫,而且還把痛苦的心情渲染到景物上,寫得委婉曲折,語言簡煉
動人,是一篇優(yōu)美感人的抒情小賦。寫得自然,無造作痕跡。
從賈誼到枚乘、再到司馬相如的賦,從形式上看,大多是從楚
辭發(fā)展來的。
東漢時期,賦又有了新的發(fā)展。如班固的《兩都賦》就有難
得的可取之處。他在《兩都賦》里夸耀東都西都的壯麗:“快渠降
雨,荷鍤成云。五谷垂穎(穗),桑麻鋪(紛)”。這里描寫興修水
利,決渠水灌田象降雨,興修水利的人多得象云,因而得到豐收。
《兩都賦》運用長安洛陽的實際史地材料作主要題材,明確表示
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走著寫實的路。當時杰出
的科學家、文學家張衡曾模仿班固的《兩都賦》作《兩京賦》(即
《東京賦》和《西京賦》),其中用此興手法寫得情意纏綿,比班固
的《兩都賦》稍強;但跟屈原作品比較,憤激卻又遜之。《兩京賦》
在寫景狀物上,語句新鮮清麗,鋪張比之班固尤甚,雖不免于鋪采
離文,可藝術技巧卻有很高成就。又加之張衡是抒情圣手,所以
對后來的抒情賦影響頗大。
漢賦晚期,從內容到形式都有較大變化。就思想內容而言,
全盛時期大部分作品多用于頌圣,少部分用于諷喻;就形式而言,
全盛時期長賦居多,大部分作品鋪排堆砌;而晚期,由于社會上政
治的變遷而逐漸趨向于短篇,不再大力從事鋪排堆砌:而內容基
本是譏時諷世,抒情詠物,甚至有的用謾罵訕笑來展露胸中的積
憤。這個時期作品雖然不多,但卻比較有個性和生命力,從而說
明賦已以一種新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例如趙壹,曾用賦盡情
披露過兩漢以來專制帝王封建社會的重重黑幕,他是把賦當作斗
爭的有力武器來使用的。他的《刺世疾邪賦》,指斥當時封建統(tǒng)
治階級:“寧計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定!于茲迄今,情侶萬方,佞
謅日熾,剛克消亡!填痔結駟,正色徒行”。最后談:“河清不可
俟,人命不可延。順風激靡草,寶貴者稱賢!……”對封建社會進
行了痛快淋漓的批判,對統(tǒng)治者壓迫人民,邪人得勢,賢人受迫
害,表示了強烈的憤恨。
從賈誼到趙壹的作品,可見漢賦的發(fā)展趨勢。最初是繼承楚
辭的抒情詠賦,后來發(fā)展到鋪張揚厲的大賦,但過于堆砌,有類辭
書、缺乏感情;到東漢時,基本上拋開大賦堆砌極重的缺點,改作
篇幅短小的抒情小賦,從而為六朝小賦開辟了道路。
(二)建安以后的文學開拓了賦的新路。
三國時期,曹操父子在政治上都有一定的抱負,新的政治形
勢造就了他們施展文學才能的有利條件。他們把賦引向一條清
新、活潑的道路,加強其抒情的氣氛。特別是曹植能用華美不艱
澀的文字抒發(fā)感情,著名的《洛神賦》就是其中佳作?!堵迳褓x》
的出現(xiàn),使賦由平板鋪敘轉為清新活潑。這篇賦以神話中的關于
副妃的故事為基礎,通過作者的幻想,塑造出洛神這個美女形象。
借助對容貌的描述,來刻劃這個人物的純潔和多情的性格,使人
感到真切。作者在賦里流露自己對洛神的愛慕之情和人神相隔
不能如愿的惆悵,充滿了抒情的氣氛。當時另一成就很高的詩人
王粲,也善作賦。他的《登樓賦》寫了思鄉(xiāng)之情和懷才不遇的愁
恨,寫出了對戰(zhàn)亂的不滿,渴望得到和平的生活,并在開明的政權
下做一番事業(yè)。這種感情在賦中用明白曉暢的筆法書寫,一反漢
賦雕琢堆砌的作風,為魏晉以后的抒情短賦開了先河。晉代田園
詩人陶淵明,反對文章的雕琢氣息,而以樸素的語言抒發(fā)內心情
感。他的辭賦,對田園生活的描寫情調極其悠閑,不愿與統(tǒng)治階
級同流合污的志趣溢于言表。在藝術上平淡、樸素,充滿詩意,全
無半點斧鑿痕跡,具有很深的感染力。他的《歸去來辭》就是典
范例證?!陡惺坎挥鲑x》吐露了他政治上的不得志,抒發(fā)其牢騷。
而《閑情賦》卻以極大膽的文字、熱烈誠摯的筆調抒寫了男女之
間的愛情,很富有情趣。
南北朝時期的賦雖極盡夸張渲染,但卻極盡力拼棄雕琢堆砌
的惡習,使之逐漸變?yōu)楦挥姓媲閷嵏械氖闱槎藤x、如南朝鮑照的
《蕪城賦》,就用強勁的筆角、凝煉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城市過去的
繁榮與當前的荒涼,對此抒發(fā)世事滄桑的感慨,指斥統(tǒng)治者“將萬
祀而一君”的美夢。梁陳時的江淹的兩篇短賦《恨賦》和《別賦》,
都以感傷的情調描繪了社會上各式各樣人物的愁恨和離情別緒,
揭示人物各不相同的心理狀態(tài)。《別賦》的藝術水平比《恨賦》
高,突出的長處是借環(huán)境描寫來刻劃人物心理,寫得生動感人。
如“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都很打動讀者心
靈。北朝瘐信寫作的《春賦》、《燈賦》、《鏡賦》等都避免堆砌奇字
僻典。其中《小園賦》里作者試圖用接近口語的辭匯,寫進駢麗
的句子。如賦中的“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已完全脫
去脂粉氣息,真實樸素,引人入目。這些賦如輕風拂面,給人以清
閑愉悅之感。
(三)唐宋時期在詩的巨流旁流淌潺潺小溪———賦的境況。
唐宋之時,是我國詩詞發(fā)展史上的黃金時代。它標志著中國
當時已成為世界上—個先進文明的國家。在詩詞廣有成就外,又
為適當都市繁榮,市民生活需要而發(fā)展起來的傳奇小說,開了后
代短篇小說的先河。這些文學的興起開辟了我國文學新的形式。
而賦在唐宋文學的百花園中只不過是一株生機盎然的綠草了。
但唐宋時期古文運動,也自然會影響到賦的格局。這一時期,賦
完全掙脫離駢體文章的鐐銬,改變了從兩漢到六朝以來偏重形
式,堆砌詞藻典故,內容單薄的不良習氣,象百川歸大海般,賦這
個小溪也匯入巨流的格局之中。象晚唐時的杜牧,主張文章應
“以意為主、以氣為輔、以辭彩章詞句為之兵衛(wèi)”,堅持把內容放
在首位,即文章要因事而作,不作無病呻吟,寫文的目的,在于諷
諫時弊。如《阿房宮賦》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賦,杜牧用清
閑的辭藻,夸張的手法,繪出一幅絢麗的畫面,又用精警動人的抒
情漢論把帝王窮奢極欲的享樂生活給予了無情的揭露和譴責,充
分體現(xiàn)了賦“鋪彩 文,體物寫忐,清閑俊逸的風格特色。宋代時,
賦已基本散文化。蘇軾的《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已可以看
作是優(yōu)美的散文詩了。這兩篇賦內容都寫在黃州謫居的心情。
它們都是用古文的筆調寫賦,使敘事、寫景、抒情、說理渾然一體。
想象豐富,哲理深邃,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特別是《前赤壁
賦》以主客問答的傳統(tǒng)手法,巧妙地表達詩人感情的波折、掙扎和
解脫的過程,從羽化登仙的超然之樂跌入現(xiàn)實人生的苦悶,然后
再到清風明月中找到出路,突出矛盾的解決。所以從文章的形式
上說,賦的句子較整齊,多以四言、六言為主,插有五言和散文句
式,通篇韻律和諧,瑯瑯上口;語言清新流暢,簡煉生動;描寫部分
淋漓盡致,極盡鋪敘夸張,形象確切;議論融于主客答辯之中和末
尾,顯得自然真實貼切,耐人尋味。從總體看,這個時期的賦已基
本和散文合為一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形式的需要,人們往往用更簡潔、通俗的文
字表意,而很少有人再用賦體。但賦里那淋漓盡致的描寫和極盡
鋪敘的夸張,那答辯式的經(jīng)過和末尾畫龍點睛的議論,那語言上
的流暢清新、典麗藻飾等等,卻是值得我們今人借鑒的。
二、大學古代文學史,漢賦發(fā)展的幾個階段及特征
漢賦主要分為散體賦和騷體賦兩大類
漢賦的發(fā)展大致可以分為:
1、散體賦的形成標志 代表:枚乘《七發(fā)》
2、漢大賦時期 即漢武帝時期,賦的主要特點是宏大,主要以司馬相如為代表,奠定了散體賦的 體制。
3、西漢后期至東漢中葉 依舊以散體大賦為主。
4、騷體賦 東漢末年逐漸興盛,但最初也有幾篇著名的代表作《過秦論》、《長門賦》
三、漢賦的特點是什么?有哪幾個發(fā)展階段?各階段的代表人物,代表作
漢賦
漢賦是在漢代涌現(xiàn)出的一種有韻的散文,它的特點是散韻結合,專事鋪敘。從賦的形式上看,在于“鋪采擒丈”;從賦的內容上說,側重“體物寫志”。漢賦的內容可分為5類:一是渲染宮殿城市;二是描寫帝王游獵;三是敘述旅行經(jīng)歷;四是抒發(fā)不遇之情;五是雜談禽獸草木。而以前二者為漢賦之代表。
漢賦在結構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稱作“亂”或“訊”的結尾。漢賦寫法上大多以豐辭縟藻、窮極聲貌來大肆鋪陳,為漢帝國的強大或統(tǒng)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贊歌,只在結尾處略帶幾筆,微露諷諫之意。
漢賦分為大賦和小賦。大賦又叫散體大賦,規(guī)模巨大,結構恢宏,氣勢磅礴,語匯華麗,往往是成千上萬言的長篇巨制。西漢時的賈誼、枚乘、司馬相如、楊雄,東漢時的班固、張衡等,都是大賦的行家、小賦揚棄了大賦篇幅冗長、辭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漢賦基本文采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篇幅較小、文采清麗、譏諷時事、抒情詠物的短篇小賦,趙壹、蔡邕、禰衡等都是小賦的高手。
四、賦體的流變大致經(jīng)歷了哪幾個主要階段
賦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體,它講求文采、韻律,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其特點是“鋪采摛文,體物寫志”,側重于寫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現(xiàn)于諸子散文中,叫“短賦”;以屈原為代表的“騷體”是詩向賦的過渡,叫“騷賦”;漢代正式確立了賦的體例,稱為“辭賦”;魏晉以后,日益向駢文方向發(fā)展,叫做“駢賦”;唐代又由駢體轉入律體叫“律賦”;宋代以散文形式寫賦,稱為“文賦”。著名的賦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前赤壁賦》等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賦的三個發(fā)展階段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wǎng)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
推薦閱讀:
有心理學天賦的表現(xiàn)(心理學專業(yè)比較好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