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浙江早期歷史名人
浙的行草寫法(浙字行書寫法)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浙的行草寫法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國,相關業(yè)務請撥打175-8598-2043,或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浙江旅游景點有哪些?
岱山境內的東沙鎮(zhèn)是一個古老漁鎮(zhèn),也是舟山群島歷史上的著名漁港,更是清朝民國時期東部沿海的繁華商埠。三百多年前,清廷海禁重開,憑借瀕臨岱衢洋盛產大黃魚這一得天獨厚的優(yōu)越條件,東沙鎮(zhèn)以漁鹽興市,帶動商貿業(yè)的高度發(fā)展,民國二十二年(1933)《申報》記載:“東沙角一隅,居民三千,大小店鋪四百余號,其商業(yè)密度實為罕見”。至上個世紀中葉,隨著大黃魚資源的急劇衰落,凍結了東沙鎮(zhèn)的時空,在大街小巷留下了為數眾多的百年建筑。
金維映史跡陳列室
金維映史跡陳列室坐落在東沙古鎮(zhèn),分序廳、陳列室、緬懷室、多功能放映廳和字畫廳,以革命物品、文字檔案、照片映像資料等形式展示金維映一生的革命歷程。
金維映1904年出生在岱山縣高亭鎮(zhèn),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舟山第一個中共黨組織領導人之一。先后任中共江蘇省委婦委書記,上海絲織業(yè)黨團工會聯(lián)合行動委書記,中共江蘇省委常委。調中央蘇區(qū)工作后,任中共于都縣委和勝利縣委書記,中共蘇區(qū)(瑞金)擴紅突擊隊總隊長,中共組織部組織科長,并當選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屆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委員,是中央紅軍30名長征女戰(zhàn)士之一,1941年犧牲于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德軍炮火之中。1994年11月被批準為革命烈士。1991年5月,岱山縣委縣政府修復金維映故居。2001年,金維映故居被命名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岱山縣在縣文化廣場鑄造金維映烈士全身銅像,在金維映烈士誕辰110周年之際,縣史志部門搜集大量的實物史料,新建金維映史跡陳列室,陳列室向公眾開放。
東沙中國通商銀行
東沙角金融業(yè)始于清光緒年間,最初開設的是當鋪、錢莊。民國時期,當地金融業(yè)有了較大發(fā)展,民國七年(1918),在東沙角獨資和合伙開辦的當店和錢莊有永和成、永利、福潤以及東升、大生等多家,服務對象多為漁民、魚廠、魚行、商家和島民。民國二十三年(1934),中國銀行定海支行、中國通商銀行等相繼在此設立派出機構。
民國二十三年(1934)5月20日,中國通商銀行定海支行在東沙角大橫街頭租賃街面民房二層樓10幢、上下10間,正門對直3幢營業(yè)房,東首2幢為住宿和輔助房(現人民路27號)。由東沙角鄉(xiāng)紳鄭海炳為主任,有職員7名,總資本10萬元,其中銀元2萬元,通商銀行鈔卷8萬元,設有US牌美國產大型保險箱,8個青壯年無法搬動,后用疊棍移動到室內。主要經營范圍有存款、放款、匯兌和發(fā)行貨幣等業(yè)務,并受中央銀行委托,代收鹽稅。為當時岱山金融業(yè)之最,舟山群島屈指可數。
東沙角中國通商銀行放款多以貼現形式,月均余額3~4萬,大黃魚汛期間則存微放多,增至6~7萬。中國通商銀行在當時繁茂的東沙古鎮(zhèn)金融業(yè)中發(fā)揮了具大的作用,持續(xù)5年之久,于民國二十八年(1939)岱山淪陷時被迫撤離。
中國海洋漁業(yè)博物館
“中國海洋漁業(yè)博物館”是在岱山高亭閘口一村漁民趙行法先生于1998年7月經浙江省文物局批準創(chuàng)建的舟山市首家私人博物館——“岱山海曙綜藝珍藏館”所展藏的舟山海洋漁業(yè)文化專題系列為基礎,根據中共岱山縣委、縣政府關于打造以海洋文化為載體的博物館系列的思路并直接領導,以東沙鎮(zhèn)人民政府為具體籌建責任單位,于2004年創(chuàng)建的。
館址座落于昔日大黃魚故鄉(xiāng)——東沙古鎮(zhèn)解放路203號,是一座民國初期建造的二層樓四合院木結構建筑,占地900平方米,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古樸而典雅。它的創(chuàng)建填補了中國海洋漁業(yè)文化專題史博物館的空白。
陳列的展品以趙行法先生近30年收藏的舟山漁文化實物、史料為基礎,一期集中展出了自清道光年間至今的各種船具船模、網具、生活用具、漁民服飾、助漁導航設備、漁民畫等近1000件,并配以照片、文字說明,使整個陳列既是一部海洋文化演變史,更是一部鮮活生動的近現代漁業(yè)發(fā)展史,較受觀眾歡迎, 受到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這座已衰落半個世紀無人問津的東沙古鎮(zhèn)重新獲得了振興。
2005年1月,又籌資200余萬元投入二期建設,新建展廳1000平方米,于7月1日完成二期陳列布展工作,以嶄新的面貌與觀眾見面。有海洋資源、海洋捕撈、貝殼博覽展、舊的生產關系和漁民生活習俗四大陳列,共有展品1600余件。
第一海洋資源陳列,分“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富饒的舟山漁場”、“舟山海鮮享譽全球”三方面內容。在“海洋是生命的搖籃”中,陳列著海洋世界中五彩繽紛、形態(tài)各異的魚類剝制標本,大型的中華鱘、劍魚、馬鮫魚、翻車魚、真鯊等。海獸標本:海豹、海狗、海豚、海龜、玳瑁等。還有大型海獸骨骼:須鯨下額骨、鯨魚頭蓋骨、鯊魚脊椎骨、海豚頭顱骨以及貝類、藻類、珊瑚標本等等,它向人們展示了海洋占地球面積71%,生存著許許多多海洋動植物,小至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大至長達30米,重達60噸的藍鯨。它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食品和工業(yè)原料,但它們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由于人們無限止的捕撈和污染,已經致使許多海生動植物慘遭厄運。為此保護海洋資源、海洋環(huán)境生態(tài)平衡已成為我們當今的歷史使命。在“富饒的舟山漁場”中,陳列著舟山漁場捕獲的各種魚類、甲殼類浸制標本,展示了舟山漁場漁業(yè)資源豐富,為全國最大的近海漁場,與俄羅斯的千島漁場、加拿大的紐芬蘭漁場、秘魯的秘魯漁場齊名,而舟山漁場尤為盛名。歷史上曾以春捕小黃魚、夏捕大黃魚、秋捕墨魚、冬捕帶魚四大漁汛,邇遐中外。
第二海洋捕撈陳列,分“生產工具——漁船與網具”、“漁港”、“捕撈作業(yè)方式”、“資源保護與安全生產”四方面內容。在“漁船與網具”中,除展示木帆船的主要工具——鐵錨、舵、櫓、哨燈、洋燈,流網船拉網工具——滾筒外,還有機帆船上舵輪、螺旋槳、起網機、離合器以及先進的助漁導航設備:魚探儀、對講機、雷達等等,還有著重陳列了木帆大捕船、第一代機帆船、第二代改良機帆船、第三代外貿船、第四代大型機動船、第五代大型外海機動漁船,展示了解放后木帆船向機帆船發(fā)展的全過程。昔日使用的木帆船今天已被大型的鋼質機動漁船所替代,并向現代化鋼質漁輪發(fā)展,其生產作業(yè)漁場也由家門口的近海漁場向外海漁場發(fā)展,有的已闖出國門,參與國際漁業(yè)生產競爭。在“漁港”中,陳列著各種漁船模型,有過去的木帆船:大對船、背對船、流網船,有現在的機動漁船:機對船、機拖船、機流船、帆張網船、蟹籠船,還有來自全國沿海的廣東船、福建船、沙飛船等,琳瑯滿目,目不勝收。作為漁船錨泊、避風、魚貨集散、生產生活資料補給的漁港面貌也煥然一新。在“捕撈作業(yè)方式”中,漁船和網具模型組合的捕撈作業(yè)場景,展示了舟山漁場幾種主要的作業(yè)方式:對網、張網、大捕、拖網、流網、釣船及燈光圍網等,生動形象地展示在觀眾面前,引起觀眾極大興趣。在“資源保護和安全生產”中,展示了各種漁作業(yè)禁漁期的規(guī)定,漁政等職能部門執(zhí)政服裝和頒發(fā)的各種證件、證書以及被禁用的電脈沖驚蝦儀等等,揭示了漁民保護漁業(yè)資源意識的增強,安全生產意識的增強,配合漁業(yè)生產職能部門,貫徹執(zhí)行政府頒發(fā)的漁業(yè)生產各項政策、法令、法規(guī),以確保漁業(yè)生產持續(xù)發(fā)展。第三貝殼博覽展,分貝類知識和日本常石造船株式會社社長神原真人贈送的貝類標本二大塊。第一大塊展出部分有代表性的貝殼和貝殼工藝品,分貝類生活與習性,貝殼特征與分類,貝類價值與利用三個部份,較系統(tǒng)地介紹有關貝類知識;第二大塊展出了日本贈送的貝類標本763個品種,1199件。這批標本品種較齊全,造型奇特、紋理清晰、光澤鮮艷,有較大吸引力,使觀眾大飽眼福,令人嘆為觀止。第四舊的生產關系和漁民生活,獨特風情習俗陳列。運用人物雕塑,實物場景,展示了清末民初漁行棧以“放行頭”形式介入漁業(yè)生產領域,和漁民結成一種特殊的生產關系,取得魚貨轉營權,并“借牌”于冰鮮船在洋地收購魚貨,收取冰鮮船8——10%的傭金,使得漁民的收入大部分落入了漁行棧、冰鮮船老板的腰包。漁民生活越來越貧困,大多數靠出賣勞力維持生計。家具什物、生活用品、漁民服飾、住屋等足以佐證漁商富有,漁民貧窮。并用浮雕的形式結合實際展示漁民婚慶、壽誕、生育、喪葬、造船等獨特的風情習俗,反映了昔日漁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當時生活的悲慘痛苦。
二期陳列內容較為豐富、系統(tǒng)性,形式多樣化、生動形象,具有可讀性、觀賞性,有較大的吸引力,深受觀眾歡迎。
中國臺風博物館
中國臺風博物館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島東沙鎮(zhèn)燕窩景區(qū)拷門大壩北端,建筑總面積5000平方米,總投資為2500萬元,是融科普、旅游、科研諸功能于一體,演繹臺風發(fā)生、發(fā)展和消亡的全國首家災難性博物館,由中國氣象協(xié)會副理事長陳聯(lián)壽先生題寫?zhàn)^名。
館藏文物
中國臺風博物館展示災害和抗臺成果,模擬臺風生成及行動過程,提供臺風實地觀賞臺。觀臺廳內設波浪觀測試驗站,結合浙江省水利廳《海塘抗御超標準越浪能力的試驗研究》的科研課題,對風暴潮和工程開展現場波浪要素、越浪量和波浪打擊力進行觀測,并人工模擬越浪狀況,研究越浪水體對塘身的打擊力。同時,結合水槽模型試驗,進一步驗證海塘波浪爬越浪量分析計算的合理性,以及海塘工程在遭遇超標準風暴潮時的波浪爬高、塘頂越浪量和各主要部分的受力狀況,提出對策措施。還將研究電視監(jiān)督系統(tǒng)與網絡的連接,對海塘遭遇臺風風暴潮時的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測,并通過信息系統(tǒng)將圖文傳輸到省、市、縣防汛指揮機構,為領導、專家的防汛防臺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中國臺風博物館坐落在燕窩景區(qū)拷門大壩北端,一期建成的展館里陳列有650余幅圖片資料和57件實物,配置有一套先進的全自動海洋環(huán)境遠程觀測傳輸系統(tǒng),為全省有效指揮防臺抗臺工作提供可靠數據。二期4D動感影院項目,整合各種高科技手段,藝術化地打造4D動感影院和仿真模擬系統(tǒng),以參與性、互動性手法,讓游客身臨其境地感受、體驗臺風的兇、險、奇,同時推出觀浪游項目。臺風博物館一期于2003年12月份開放以來已接待10余萬人次,在臺風博物館的基礎上,預計建設一個以“臺風”為核心的風文化樂園,凸現風科學、風文化、風娛樂、風景觀、形成風休閑,發(fā)展風經濟。初步建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災難體驗性海洋文化休閑旅游勝地,這也是岱山縣開全國災難旅游之先河的一個創(chuàng)新之舉。
科學普及
其展覽廳運用圖片、實物、臺風模擬、臺風科普投影等手段,能使參觀者受到生動、詳盡的科普教育;臺風期間,在觀臺廳能親身感受到驚浪拍岸,濁浪排空,風聲呼嘯的壯蔚景觀。“臺風樂園” 4D動感影院,以高科技手段模擬臺風實景,讓你親歷臺風體驗驚濤裂岸的震撼,感悟生命與自然的碰撞。臺風樂園,以臺風災難體驗旅游為核心,以風科學、風文化、風娛樂、風景觀為主要內容,將成為舟山海洋文化休閑旅游的一大品牌。
中國書雕城
中國書雕城坐落于岱山東沙古鎮(zhèn),占地20畝,由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書雕藝術研究院院長錢文浩先生創(chuàng)辦,共有書雕、根雕、石雕等作品300余件,以其獨特的海島漁鎮(zhèn)風姿和傳統(tǒng)文化內涵為特色,向人們展現了一個集藝術性、觀賞性、歷史性、學術性、休閑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文化旅游新景觀?!扒旯沛?zhèn)多瑰寶,書雕根石皆奇葩”。
去過書雕城的朋友會說,走遍蓬萊仙島的每個角落,書雕城是需要花大量時間靜下心來仔細看的。
走進書雕城,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張古樸的茶幾,狀似不經意地在門口放著,或許是館主為了方便看客休息。一股泛著檀香與墨香的味道,讓你的心靈不得不為之震撼,久坐鋼筋混凝土的我們,一聞這種氣息,如沐春風。
館內有中國歷代名人楹聯(lián)、中國歷代名人匾額、中國歷代名碑名帖、中國歷代帝王書法……篆隸楷行草,字字皆珠寶。它不像有的博物館,只是簡單地復制品,這里的每一個作品,是館主錢文浩本人用心制作出來的,均是原創(chuàng),在這個山寨文化流行的年代,館主這樣花盡心思,“完全脫胎于書法的前無古人的新藝術”,值得我們浮躁的心靜下來去認真地聆聽。
走在泛著檀香的各個展廳,徜徉于室內的每一幅作品,你很快就發(fā)現,這里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個木雕的藝術字,甚至每一塊作品中的紋理,都閃耀著光彩,飽含著濃郁的書香氣,甚至還帶有濃厚的文化歷史感,或許這些便是那些教師們說的“凝在作品深處的東西”,無法簡單地用文字來表述的東西。
書雕城屋內所有的東西為館主原創(chuàng),透著一絲古意與幽香,屋外也有一個景點,那是一支巨型毛筆,是由一支沖天煙囪改造而成的,原來這個書雕城前身是東沙馬鐵廠舊址,要拆除這個煙囪需要一筆不少的費用,館主考慮再三,將它改造成一支巨型毛筆。這無奈之舉卻成為一道別樣風景,成為書雕城一道醒目的標志,更為書雕城融為一體。
中國書雕城成立時間雖然不長,但已經成為東沙古鎮(zhèn)一座標志性的建筑物。與那些毗鄰的舊屋相比,更顯出一份古意與幽靜來。年輕的書雕城,深深扎根于東沙這片古老的小鎮(zhèn),就像一棵正在成長的小樹,以它內心富含的精神和文化氣息,努力生長著,綻放著屬于自己的光彩,有一天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
燕窩山景區(qū)
燕窩山景區(qū)位于岱山島北端,距縣城16公里,整個景區(qū)面積約2平方公里,其主景是因千萬年來由于海水的不斷沖刷形成的海蝕柱、海蝕礁,形似筍而稱燕窩石筍。該景長約300米,寬約100米,形態(tài)各異,高低大小不一,色澤似真筍,隨著海浪起伏而時隱時現、時出時沒,組成一幅海礁美景。距該景西北2公里處,有一海灣, 沿海灣遍地鵝卵石,被稱為彩石塘。另外還有向蓬望海、桐盤聆濤、桃林春曉等景點。從縣城乘汽車可直達該景區(qū)。該景區(qū)的主調為:野營度假區(qū)。
該景區(qū)在現有景點的基礎上,目前正在規(guī)劃另外建設七大風景點:(1)由停車場、飛雁亭、采集區(qū)、購物商場、 餐飲服務組成的入口區(qū);(2)由森林小木屋、吊庫和通海道組成的森林游憩區(qū);(3)由草坪、石筍、觀景平臺和鐵索飛渡組成的海礁游賞區(qū);(4)由燒烤亭和饅頭山上不銹鋼景點標志組成的燒烤區(qū);(5)由一帆風順、 晨曦臺、星象臺等組成的游覽觀光區(qū);(6)由疊工帆影、彩塘爭艷 組成的礫灘休閑區(qū);(7)由野營帳篷、古炮神威、桃樹春曉等組成 的野營度假區(qū)。建成后的景區(qū),集食、住、行、游、休閑為一體, 形成山、海、灘、礁與建筑群相輝映的新景觀。
1、彩石競艷:在燕窩石筍西北面,有一長約1000米的彩石塘,塘中礫石有黑、黃、灰、紅等多種顏色,經海水長期沖刷,變成了形態(tài)各異卻光滑圓潤的鵝卵石。這些礫石如泡在水中,更是五彩繽紛,光澤照人,可與南方雨花石相媲美,是極佳的旅游紀念品。
2、向蓬望海:與彩石塘一水之隔,有一懸水小島,叫向蓬山。此山因形態(tài)奇特,表態(tài)獨立,突兀于海中,又流傳著不少傳說,故極富傳奇色彩。據說,凡從上海一帶駛來的船,一出長江口,最先看到的就是這小小的向蓬山,且越遠越大。當年徐福為秦始皇尋找蓬萊仙藥,是先看到此山,而得以再找到蓬萊仙島(岱山)的。因此,把此山叫向蓬山。另據傳當年徐福還在山上載了幾株風藤,千百年來,治好過不少受過風寒的海島人。此山獨立于海中,三面無遮無掩,視野極為開闊,是觀舟山群島山海美景的極佳處。景區(qū)規(guī)劃將建一索道,連接燕窩山,屆時游客可享凌空飛渡與極目滄海之樂趣。
3、桐盤聆濤:桐盤山是伸向海中的一個山腳形成的,恰似微型的半島,與燕窩山緊緊相連。三面臨海,山上草木繁茂,山腳驚濤拍岸,顯得清濁而壯闊。尤其是桐盤灣,在燕窩山的北岸,那兒有十幾個溝壑和小型灘礁組成,每逢海水漲潮時,那海浪涌入溝壑, 拍打礁石而發(fā)出的各種聲音,有驚心動魄之感。假如你靜臥山上, 聆聽山下送來的陣陣濤聲,很是爽心悅耳。
——信息來源于小鎮(zhèn)微報
二、大頭筆寫法列表是什么?
全國大頭筆書寫要求
1.公司對大頭筆總體要求是:省份或省份簡稱+市或縣名稱(到縣(縣級市)以下的地方必須寫到縣級);
2.江浙滬皖區(qū)域內互發(fā)的快件可以不寫省份簡稱(如:上海發(fā)往安徽蕪湖的快件,大筆可直接寫“蕪湖”),同省份內的
快件也可以不寫省份簡稱,其它所有互發(fā)快件必須在所到“市或縣名稱”前面加省份(如:深圳發(fā)往浙江海寧,大頭
筆必須寫“浙-海寧”或“浙江-海寧”);
3.省級或地級市所管轄的縣市必須寫縣市名稱(例如:成都市管轄的大邑縣、崇州市,必須寫“川-大邑、川-崇州”);
三、唐代最有名的草書書法家是誰
唐朝的草書大家有“草圣”張旭和懷素
草書
草書包括章草和今草兩種,二者互有其影響和各自的流派。
章草。初期的草書,由隸書演化而來,名為“章草”。一般認為是書寫章奏或章程所用的,比隸書簡捷的書體。章草改變了橫平豎直,筆筆間斷的隸書寫法,成為圓轉牽連,粗細交替,形態(tài)檢束的字體。字右仍有波磔,這是它保留隸意,不同于今草的特征。
相傳章草是漢元帝時的黃門令史游所創(chuàng),流傳至今的有他的“急就章”(書奏的折子等),后人因取其“章”字叫“章草”(前人講“草”,也有草創(chuàng)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是,后漢章帝喜歡杜度的草書,叫他上奏本章時寫成草書,所以叫“章草”。
許慎的《說文序》中有“漢興有草書”的解釋。衛(wèi)恒的《四體書勢》也說:“漢興有草書,不知作者姓氏。”上述諸家之言從不同角度說明了章草與隸書的關系及創(chuàng)造的年代。
至于“章草”名稱的來源,還可以認為是后來有了“今草”,為區(qū)別而把前一種形式的“特殊”草書叫“章草”。這好像楷書古人叫它作“今隸”,把秦、漢之際的隸書叫“古隸”;有了李斯的小篆,就把籀文叫做“大篆”一樣,因此,“章草”名從《急就章》引出,這是比較容易解釋的。
凡是一種書體,必定要經過自然的因革損益,這是在字體發(fā)展中必然出現的現象。它在民間中流傳,完善,最后把它固定下來。所以從某一角度說,它不可能是某一個人所創(chuàng),至多是某人經過一番有系統(tǒng)地整理而已,只能叫作某人“集大成”。
章草的運用是解散隸體,使它趨于簡便,至于用筆還是因襲了隸書的某些筆法。特別是“捺”畫的末尾,很是明顯。但是其他筆畫基本是后來行書的雛形,不少字已有縈帶(連絲)的筆劃,開創(chuàng)了草書的連綿筆勢,同時也為隸書向楷書過渡創(chuàng)造了條件,起了橋梁與媒介的作用。
后漢張芝的章草最為有名,今草也是從他開始演變的。因為他書技熟練,所以書寫得很快。張懷 廿六《書斷》說:“章草之書,字字區(qū)別,張芝變?yōu)榻癫?,加其流速。拔芽連茹,上下牽連,成借上字字終,而為下字之始……”闡明了今草和章草的區(qū)別與關系。
章草中隸書的筆法,如橫依然上挑,左右波(撇)磔(捺)分明,而圓筆和一些縈帶,是隸書所無而今草常有的。即“氣有方圓,法兼使轉”的運氣法??傊瑢懻虏?,橫豎要古樸如隸,筆劃縈帶處則旋轉如今草。這是章草最基本的筆法?!独m(xù)書譜》上說:“大凡草書,光取法張芝、皇象、索靖等,章草則解體平正,下筆有源?!敝赋鰧憰r要筆勢平正,不要像今草從偏邪取勢,在飛動中求平衡,筆法中有隸書淵源,內涵樸厚意境。
今草。今草的來源相傳是漢朝的張芝從章草加以變化而成的,當時的書家對張芝非常推崇,稱他為“草圣”。
前人因今草是由章草演變而來,章草是今草之“源”,所以主張學習今草,必須先從學章草入手,先學草法,掌握其中規(guī)律?,F在看來學草書并不須非要學章草,才能掌握草書的規(guī)律。明朝人韓道亨編寫《草訣百韻歌》就提供了方便。他把主要的部首、用法及部首間的區(qū)別,用五字一句的順口溜編寫出來,非常明確地說明了草字結體和行筆中的某些規(guī)律,并且還有正楷作對照,便于記憶,如講“氵”和“讠”,這兩個部首的區(qū)別時用“有點方為水,空挑即是言”。再如說字的結構特點,用“羞”舉例則是“羞見羊踏田”,即是由上邊的“羊”和下邊的“田”組成羞字,此帖雖不能包羅萬象,但引人入門是完全可以的。
自看今草以后,從漢朝到唐朝,都說其源出自張芝,但是又因風格差異而各有特點和派系,從形體上看,前人把它大致分為三種不同的風格。
首先是以張芝、張旭和懷素為代表的大草、狂草一派:其特點是氣勢連綿,筆意奔放。古人稱張芝的草書為“一筆書”,意思是連綿不斷如一筆寫成。他的草書并非整篇連綿不斷,不過都能從鋒筆的縈帶關系看到其中的顧盼呼應關系,和貫串一氣的精神。
張旭是學張芝的,《閣帖》中有張旭的兩種帖,筆法、結體和張芝相似。張旭是唐朝吳人,善草書,嗜酒,每次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者用頭發(fā)蘸墨而書,至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故世稱“張顛”,又稱“草圣”。唐朝文宗時,世人以李白的詩,斐旻的劍舞和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懷素在《閣帖》中有一帖“真書過鐘”與二張風格很像,但和自己的名帖“自敘”帖卻不甚相同。而“自敘”帖才真正是懷帖的代表作。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訪華時,毛澤東接見他并贈送一本精裝的《懷素自敘帖》。
懷素字藏真,在《自敘帖》前有四個小篆大字“藏真自序”,他是湖南長沙人,原姓錢,幼年出家后就一直做和尚,生卒年皆不可考,大概是唐朝中葉。《自敘帖》是我國書法史上的重要的作品之一,《寶章待訪錄》《書史》等書上皆有記載,字屬狂草,多用中鋒,筆劃粗細變化不大,融合篆書筆法而有所創(chuàng)新。剛健有力而又婉轉自如;在行款、字形結體上,大、小、斜、正互有呼應,奔放流暢,一氣呵成,盡得草書之妙。其帖和李白的詩一樣,是一種古典的浪漫藝術,那么富于民族形式的美,不是拘謹古板,而是熱情奔放,開朗活潑。如高峽澗水下瀉,其氣勢尤其磅礴。清代杜衍在帖后題詩呼之曰“狂僧”、“草圣”。是很值得后人學習繼承的優(yōu)秀的書法藝術遺產。
懷素之所以有較大的成就,主要是長期刻苦地學習和實踐的結果。他受過顏真卿的指點,又曾到長安、洛陽觀摩了一些“遺編絕簡”,在學習前人基礎上有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自成一體。史書記載,他曾作漆盤、漆板,在上面練宇,擦了寫,寫了擦,以至把板都磨透了。他把用禿的筆埋起來,堆成土堆,名曰“筆冢”。對于懷素,后代的書法家推崇備至,盡力效法。
很為歷代推崇的除上舉二帖外,還有《苦筍帖》,潦潦十幾字,足見其精神。宋人的《海岳題跋》卷一記載“唐僧懷素自敘,杭州沈氏曾刻版本”。可見,唐宋時懷素的《自敘帖》就為時人所注意,也可知在當時對于書法碑帖上的需求是大量的。宋代的米芾、元康里夔(náo)、鮮于樞等也喜作狂草。
其次是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二人的“王體”草書:他們在《閣帖》中有五卷帖,王羲之三卷(6~8)包括159帖,獻之有二卷(9~10)共76帖,多是行草夾雜。就草書來看,“二王”的筆法比二張要瘦,更覺清新秀麗。羲之只有《十七帖》(因帖中第一帖有“十七”二字,故名“十七帖”)。一種是純草書,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大約是在唐朝人們搜集而成的。此外,《姨母帖》《初月帖》《喪亂帖》等也很傳神。王羲之改革當時草書中章草的遺跡,改變了當時影響很大的鐘繇書風,建立了自己的風格,并且吸取民間圓轉筆勢,創(chuàng)造了“王派草書”。
王氏父子的書法,特別是草書風靡后世,其流廣遠,不僅當時書苑為之震動,現在談及書法,總要提起“二王”,而且他對中外藝壇來說影響也是巨大的。王羲之是東晉豪門大族子弟,曾跟學鐘繇的叔父王廙廣學書,后又從衛(wèi)夫人學書。王羲之刻苦學習和鉆研,相傳他平時常在胸前劃字,所以衣服總是胸部的地方先破。因他每天練字洗硯,把門前的池塘都染成了黑色,被后人稱作“墨池”。這一段佳話,也告訴后人,學好書法和學習其他的技藝一樣,是必須勤學苦練的。另外,就是要虛心,要善于發(fā)現問題,把技藝推向新高度。
羲之今草在南朝和唐初最為盛行,陳隋間的智永和尚是王的后裔,其今草最得王羲之神韻,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在全國搜集王的手筆。唐初李懷琳(邕)、孫過庭,宋代的薛紹彭,元代趙孟頫,明代文征明等都屬此派代表作家。日本空海僧唐時來中國,攜羲之今草而歸,對于日本書法的發(fā)展影響極大,日本書界對王羲之的推崇亦是很大的。
獻之的草書,到盛唐以后大行,他的《鴨頭丸帖》很為歷代推崇,視為難得珍品,經張旭、懷素發(fā)揚光大而成“狂草”,宋米元璋、元康里夔、鮮于樞等也喜作狂草,明末傅山、王鐸,更有所發(fā)展,書苑上“王體”蔚然成風,二王因而被譽為“書圣”。
第三是智永的《千字文》和孫過庭的《書譜序》等:這一派草法極有規(guī)矩,字字區(qū)分,全不作連綿體勢。用筆和意態(tài)活潑飛舞,比較適合初學者研習,尤其是《書譜序》更便于學寫、摹擬。
前人多以學草先學章草,再寫《千字文》《書譜序》。然后再上追“二王”,寫《十七帖》《閣帖》等為法,并多看明人草書(如宋克、祝允明、王鐸、黃道周、張瑞圖等的墨跡)。謂為此能取精用宏,參酌變化,對草書便可以應付無窮了。
智永是南朝陳時會稽人(法名智永,本姓王,相傳是王羲之的后裔),住永欣寺,號永禪師,善書且能兼數體,其草書尤勝,臨帖十三年,得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向浙東諸寺各施一本,覓書者如市,門都擠破了,為此用鐵皮裹之,后人有“鐵門限”的佳傳。其自制墓志銘,有王字遺風,故隋煬帝常說:“智永得右軍肉,智果(隋會稽僧人,長于文學及書法)得右軍骨。”可見其雖有特點但仍然傳于王氏一脈。
孫過庭,名虔禮,唐陳留人,工草書,自宋以來皆推其書為“能品”。其著述的《書譜》很有價值,唐人張懷瓘最推獎之,稱其深得書道旨趣。但現在《書譜》失傳,只剩下“書譜序”一卷(章草)。其另一作品《孫過庭景福殿賦》有人懷疑是后人偽造,看上去與孫過庭其他帖風格很相似,可作參考。
值得一提的還有米芾的《草書九帖》,宋克的《杜子美壯游詩》《金銅仙人辭漢歌》,康里夔的《漁父辭冊》,祝允明的《李太白五云裘歌》《赤壁賦》,文征明的《滕王閣序》等。另外,武將岳飛的《出師表》也很為人們喜愛。
四、浙江早期歷史名人
浙江古代10大歷史文化名人排名榜
1、黃宗羲
黃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明末偉大的思想家,同時也是經學家、史學家、地理學家、天文歷算學家、教育家,東林七君子黃尊素長子。字太沖,又稱黃梨洲。黃宗羲學問極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與顧炎武、王夫之并稱明末三大思想家;與弟黃宗炎、黃宗會號稱浙東三黃;與顧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稱為“五大師”,亦有“中國思想啟蒙之父”之譽。
2、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號陽明子,謚文成,人稱王陽明。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紹興府余姚縣(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書法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封侯爵。王守仁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夠統(tǒng)軍征戰(zhàn),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因被貶貴州時曾于陽明洞(今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悟道,故稱為陽明先生,后世現在一般都稱他為王陽明,其學說世稱“陽明學”。王陽明的“心學”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王陽明(心學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學創(chuàng)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并稱為孔、孟、朱、王。
3、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中國北宋偉大的科學家。生于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沈括是杰出的天文學家,沈括也是著名的政治家。沈括興趣廣泛,博學多才,沈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沈括的科學貢獻涉及到:物理學、數學、天文學、地學、醫(yī)學、生物學、工程技術、文學和音樂等領域。在物理學方面,沈括研究了力學、聲學、光學和磁學等現象。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制作法;發(fā)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guī)律加以研究。在數學方面,創(chuàng)立“隙積術”、“會圓術”。在地質學方面,他對沖積平原的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都有研究,并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醫(yī)學方面,對于有效的方藥,多有記錄,并有多部醫(yī)學著作。此外,他對當時科學發(fā)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金屬冶煉的方法等,皆詳為記錄。沈括可以說是一個科學通才。除自然科學方面的貢獻以外,他在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方面也都有重大的成就,其成就涉及到社會、經濟、歷史、外交、軍事、考古、音律、繪畫、書法、詩詞等等學術領域,這些學術成就,充分反映了沈括勤奮好學,而又銳意進取的治學精神。沈括堪稱是當時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晚年定居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夢溪園,以平生見聞,撰《夢溪筆談》?!秹粝P談》的內容極為豐富,內容涉及到天文、歷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圖、地質、氣象、農業(yè)、水利、建筑、冶金、醫(yī)學、醫(yī)藥、史學、考古、文學、音樂、藝術、人事、軍事、法律、財政、經濟等等諸多領域,《夢溪筆談》是世界科技史中的一份寶貴的遺產。宋哲宗紹圣二年(1095年),沈括在潤州去世,終年65歲。相關建議,請參考我在以前提出的建議《建議在我國的一些城市建造“沈括公園”或“夢溪公園”》、《農歷改稱華歷、春節(jié)改稱華年、春節(jié)放假20天方案》、《建議把北宋科學家沈括的“十二氣歷”定為國歷、副國歷》、《建議把中國的傳統(tǒng)新年春節(jié)固定在立春:宇宙新年、天歷年、唐年》。
4、于謙
于謙(1398—1457年),明代民族英雄。名謙,字廷益,號節(jié)庵,世稱于少保,漢族。浙江杭州人。明朝兵部尚書。永樂進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遷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正統(tǒng)十四年召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變,英宗被俘,于廷益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師,于廷益親自督戰(zhàn),擊退瓦剌。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終迫敵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英宗復辟后,于廷益被奸臣殺害。成化年間平反。弘治追謚于廷益“肅愍”,萬歷改謚于廷益“忠肅”。有《于忠肅集》。于廷益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5、陸游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偉大的愛國詩人、文學家、史學家。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受秦檜排斥。宋孝宗即位后,賜進士出身,任福州寧德縣主簿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陸游一生勤奮寫作,筆耕不輟,詩、詞、文皆有很高的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6、葉適
葉適(1150—1223年)字正則,號水心居士,浙江溫州永嘉人,生于瑞安縣。南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政論家,永嘉事功學派集大成者。淳熙五年,進士第二名;歷仕于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歷官工部侍郎、吏部侍郎、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對外力主抗金,反對和議。宰相韓侂胄北伐國金失敗,葉適以寶謨閣待制主持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因軍政措置得宜,曾屢挫敵軍鋒銳。金兵退后,進用為寶文閣待制,兼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塢之議,實行屯田,均有利于鞏固邊防,后因依附韓侂胄被彈劾奪職。嘉定十六年,卒,謚忠定。葉適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學派,與當時朱熹的理學派、陸九淵的心學派并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對后世影響深遠。是溫州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思想發(fā)源。
7、劉宗周
劉宗周(1578—1645),字起東,別號念臺,漢族,明朝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因講學于山陰蕺山,學者稱蕺山先生。明代最后一位儒學大師,也是宋明理學(心學)的殿軍。他著作甚多,內容復雜而晦澀。他開創(chuàng)的蕺山學派,在中國思想史特別是儒學史上影響巨大。劉宗周的思想學說還具有承先啟后的作用。
8、王充
王充(27—約97),字仲任,會稽上虞人(今浙江紹興),他的祖先從魏郡元城遷徙到會稽。王充年少時就成了孤兒,鄉(xiāng)里人都稱贊他孝順。后來到京城,到太學(中央最高學府)里學習,拜扶風(地名)人班彪為師?!墩摵狻肥峭醭涞拇碜髌?,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王充是東漢時期杰出的思想家。
9、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隋唐兩代時的大書法家,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jiān)、弘文館學士等。他不但書法冠絕一時,而且為人正直,性情剛烈,他議論持正,敢于進諫,唐太宗為此贊嘆道:“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憂不理!”并稱贊他有“五絕”:“一曰博學,二曰德行,三曰書翰,四曰詞藻,五曰忠直。有一于此,足謂名臣,而世南兼之?!庇菔滥鲜翘拼锜熼w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的書法圓融遒逸,風神蕭散,自開面貌,秀麗中含筋骨。偏工行草,晚年正楷可與王羲之相先后。傳書之作有《孔子廟堂碑》、《汝南公主墓志》、《晗仁寺碑》、《論道帖》等。
10、趙孟頫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太祖之子秦王趙德芳之后。是元代最著名的畫家,也是最卓著的書法家,在中國書畫史上具有廣泛影響。是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chuàng)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他在我國書法史上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鐘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于世,《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于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逼鋾L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著有《尚書注》、《松雪齋文集》等。
浙江古代歷史文化名人還有:
徐渭(徐文長,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
徐渭(1521—1593),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徐渭曾服務于胡宗憲。當時胡宗憲任浙閩總督,總攬江南7省軍務,負責剿除沿海倭患,徐渭曾入胡宗憲幕府,充任幕僚,期間,胡宗憲和徐渭運籌帷幄,出奇計,大破倭寇徐海,并降服汪直(又稱王直),為除倭立下首功。
賀知章(約659年— 約744年),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為人曠達不羈,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八十六歲告老還鄉(xiāng),旋逝。屬于盛唐前期詩人,又是著名書法家。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作品大多散佚,現僅存二十首。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xiāng)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褚遂良(596—659),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時封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褚遂良博涉文史,尤工書法。唐太宗曾經說:“虞世南死后,無人再與我論書法?!蔽赫鞅阃扑]褚遂良,說“遂良下筆遒勁,甚得王逸少體。”太宗時歷任起居郎、諫議大夫,累官至中書令。后因反對唐高宗立武則天為后,屢被貶職而死。其書初學歐陽詢等,繼學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會漢隸。其特點是:正書豐艷,自成一家,行草婉暢多姿,變化多端。當時與歐、虞齊名,學者甚多。顏真卿亦受其影響。
高則誠(1305-?),名明,號則誠,又號菜根道人,浙江省溫州瑞安市人。同情廣大人民的痛苦,具有愛國愛民的思想。元朝建立以后,高則誠考中進士,斷斷續(xù)續(xù)做了十來年的元朝官吏。由于他為官清廉,不畏權勢,生性耿直,剛正不阿,經常與上司意見不和,故常常辭官隱退,任職時間都不長。在他任官期間,經常為人民著想,替百姓辦了不少好事。后專心致志從事他的戲劇《琵琶記》的創(chuàng)作。大約花了三年時間,《琵琶記》終于問世了?!杜糜洝飞涎菀院螅钍軓V大群眾歡迎,六百多年以來,流傳不衰,影響深遠。
周邦彥(1056-1121),北宋著名詞人。字美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劉基、宋濂、呂祖謙、陳亮、王冕、陶宗儀、朱之瑜、張煌言、林逋、孟郊、黃公望、戴復古、朱淑真、駱賓王,等等。
以上就是關于浙的行草寫法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